close

  清理整頓培訓中心被納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範圍後,各地紛紛採取措施落實。然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各地清理整頓進展參差不齊,一些地方“我行我素”,公款吃喝、奢華消費仍以低調、隱秘的方式持續。(9月15日新華網)
  幹部培訓中心整頓至今,通過大規模的整治,各種高檔會所、度假中心成為了重點整治的對象,許多會所要麼做起了低端產品,要麼轉行做了其他生意,甚至有的直接關門大吉了,因為作風建設的這股清風,讓許多高檔餐飲業也受到了衝擊,甚至被稱為了“寒冬”。
  然而,就在這樣嚴肅整治的背景下,仍然還有許多“漏網之魚”,比如前段時間報道的:有北京“後花園”之稱的昌平區,除了擁有便於游客住宿休閑的多個度假村、森林公園,十幾個培訓中心、會議中心同樣集中於此。深圳一些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建設的多處培訓中心因為占據當地最美海岸線引發關註。40多家掛牌培訓中心分佈在黃山等山嶽型景區的周邊。這些躲進了景區的培訓中心,幾乎成了公款消費的藏污納垢之所。
  一方面,各地花大力氣整治奢華會所,錶面上看讓這些會所陷入了生意的“冰點”,讓一些幹部不敢繼續行奢靡浪費之風;另一方面,卻是奢華會所轉戰更加隱蔽的地方,更加隱蔽的方式,這種轉戰讓公款吃喝、公款消費繼續保持了“沸點”。
  而這樣的“冰火兩重天”之所以會出現,光是整頓會所本身作用不大,正如經濟學中的一個簡單道理: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之所以這些披著培訓中心“皮”的會所會這麼火,還在於當地的一些政府部門和幹部對這樣的奢靡有需求,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停止奢靡,所以才會讓會所繼續風光。
  因此,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把目光聚焦到“買方”的市場上來,看一看到底是哪些部門、哪些幹部還在頂風違紀,還是奢靡享樂,把這些典型抓出來,把這些幹部嚴肅地懲治,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作風建設的嚴肅性。
  同時,嚴格把關資金的審簽和審批等,讓每一筆公款都花銷得明明白白,讓那些糊塗賬報銷不了,讓那些有貓膩的賬目沒有生存的空間,同時加大公開力度,讓財政支出更加透明,讓群眾看到“錢都去哪裡了”,如此,才能“釜底抽薪”,讓變身培訓中心的奢靡會所沒有生存餘地。
  文/張述  (原標題:整頓奢華培訓中心需聚焦“買方”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bwcbu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