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入冬以來,華北、華東甚至珠三角地區都發生了嚴重的灰霾天氣,12月以來,這輪灰霾共波及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城市,全國平均灰霾天數創52年以來最多。於是乎,防霾口罩、吃五花肉、多吃青菜、甚至在鼻孔里插上香煙過濾嘴等各種防霾奇招在微博和朋友圈裡頻頻出現。
  然而在“喜大普奔”的熱門轉發中,市民們是否認真思考,這些做法真的靠譜嗎?國內多位大氣環境、公共衛生專家都表示,有些被廣為流傳的防霾奇招其實只是網友們的一種黑色幽默或者惡搞。真的防霾,還要靠政府部門在工業、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治理空氣,從根本上改善空氣質量。
  說法一
  香煙濾嘴塞鼻能過濾P M 1.6以上
  “對付霧霾根本就用不著買口罩,最近聰明的網友們想出了一個技能:用兩根香煙的過濾嘴,剝掉外面的紙皮,把濾芯插入鼻孔即可。這種方法能有效過濾PM 1.6以上的微粒,並且呼吸的時候也非常順暢,神技能,趕緊用起來。”近日這則防霧霾竅門在網上被眾多網友推崇。“霧霾天,出行記得弄倆煙嘴塞鼻子里,過濾過濾。”
  [真相]
  過濾嘴只能過濾焦油
  香煙的過濾嘴主要功能是過濾煙草燃燒產生的焦油等有害物質,並不具備過濾PM2.5的功能,更別提PM1.6了。“這跟吸煙是一個道理。”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相關專家紹,香煙過濾嘴只能濾掉香煙里焦油等部分有害物質。過濾空氣時,不被吸附的物質照樣會進入呼吸道,對人體造成危害。“PM 2.5是非常微小的顆粒,普通的濾芯根本達不到那個標準。”
  說法二
  7000元打造的會呼吸的房子防灰霾
  本報日前報道,復旦大學68歲教授陳良堯,打造了一個“會呼吸的房子”。他的房子14年不開窗,室內依然空氣常新。而其改造成本只有7000元。陳教授的家是一個12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兩廳,1999年他買下這套房後給其加裝了一層塑鋼窗,形成了雙窗戶,兩層窗戶間保暖防塵的空氣間隙超過10釐米,這個厚度使得熱阻和聲阻正比於空氣層厚度,雙窗戶比雙層玻璃隔音效果更好。他還買了一臺超靜音抽風機,以及100-150毫米直徑的普通硬塑管作為通風管道,併購買了可拆洗濾網。過濾網可把污染阻擋在外,一般半年左右清潔一次。
  陳良堯教授自己設計和安裝的這套自動換氣系統,可定時每小時把室內的陳腐空氣抽走。在將廢氣抽走的同時,因密封和室內負壓的緣故,經過過濾的新鮮空氣會順著隱蔽的管道安靜地流向每一個房間。
  有人據此認為,這個會呼吸的房子可以抗霧霾。
  [真相]
  可防灰塵 無法過濾P M2 .5
  “這個做法有一定道理,但過濾標準應該達不到有效過濾PM 2.5。”全國暖通空調及凈化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空氣凈化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沈晉明教授表示,復旦陳良堯教授的這套設備並不高端,只能算是通風系統中的初級階段,已經有不少房屋也採用了類似的通風設計,目前更高級的是熱交換器通風系統。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灰霾專家表示,從新聞圖片中可以看到,復旦大學陳教授所購置的過濾網十分簡單,與高精密的過濾設備相差甚遠,“能夠擋住灰塵或者PM 10,但過濾PM 2.5基本上不可能。”
  該專家提醒,市民抵抗灰霾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戶外運動。戴相對專業的防護口罩或防毒面具。但“最專業的防護口罩透氣性很差,戴上半個小時就得摘掉呼吸,否則會對呼吸系統帶來負擔。”他指出,解決空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還是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空氣治理,儘快尋找新能源方案,擺脫對燃煤的能源依賴,提升機動車油品質量並對尾氣排放不合格的黃標車限行、淘汰。
  說法三
  部分空氣凈化器去除P M2 .5達99 .9%
  “灰霾嚴重,我該買台什麼類型的凈化器呢?”相信這個問題是多數市民面對空氣污染無所適從時的普遍疑問。目前市場上有許多種類的空氣凈化器,讓人眼花繚亂。包括光觸媒、單級離子、等離子、高效過濾、紫外線、活性碳、臭氧、靜電等,各種工業級別使用的空氣凈化技術,改造而來的民用空氣凈化器均可在市場上找到。這些產品都宣傳能夠清除煙草煙霧、異味、灰塵、花粉、微生物和PM 2.5在內的室內污染物。有些還宣稱“專業去除PM 2.5可達99.9%”。
  [真相]
  凈化器功率小使用時間短難除P M2 .5
  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有250多家空氣凈化器生產企業。空氣凈化器的核心技術主要是機芯和凈化技術,最主要的零件為控制面板和濾網。控制面板的技術具有可複製性,難度繫數較低。濾網更是偏重物理性原理與化學分解,成本低廉。凈化器外殼材質也不過幾十元到百元不等,完全不能支撐現有虛高的價格。一臺成本實際百元的空氣凈化器價格可虛高至數千元。一位凈化器製造企業員工曾透露稱:“部分售價萬元的機器,成本可能也就千元。”
  “其實一些民用空氣凈化器根本達不到PM 2.5等污染去除率99.9%,那完全是忽悠消費者。”廣東省潔凈技術行業協會民用空氣凈化器方面專家徐火炬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空氣凈化器去除PM 2.5的效果並不如宣傳的好,去除PM 2.5的同時,機器會產生細菌、噪音等其他嚴重污染。以一個大小僅僅為30立方米的密封實驗倉為例,需要凈化設備進行1000次換氣,輸入30萬立方米/小時的潔凈空氣,才可以實現去除PM 2.5 99.9%的目標,或者需要在30立方米的實驗倉中放704台凈化器,才可達到去除PM 2.599.9%的目標。“民用的那種功率很小的凈化器,偶爾開個一二十分鐘,又不是全天開,根本達不到有效去除PM 2.5的目的。”
  著名灰霾專家、中山大學博導吳兌教授對空氣凈化器也曾指出“室內污染有上百種,每一種都有不同凈化方式,簡單的幾層過濾網,能凈化多少,需要更為細緻和全面的監測。”理論上這些濾網是能夠攔截PM 2.5,但是如果現實狀況中濕度上升,很多細菌和病毒雖然阻截在過濾網上,卻無法形成脫水,反而會形成一個細菌繁衍的溫床並再次散播在空氣中。而為了消滅細菌,有些企業採用了等離子放電技術,該技術通過將空氣中的水分解成帶負電的離子,與污染物發生氧化作用,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的作用。但是,這個技術會釋放臭氧,而臭氧對人體黏膜會產生刺激作用,控制不好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至於一些商家一直強調的可以吸附大部分室內污染氣體的活性炭,吳兌也認為其功能相當有限,只能過濾芳烴氣體而已,“苯是芳烴的典型代表,家居裝修產生的氣體大多是芳烴結構,但是很多污染氣體卻不是芳烴結構”。
  採寫:南都記者 靳穎姝  (原標題:30立方米的密封倉 需704台凈化器才可完全過濾PM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bwcbu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